人类对死者埋葬处所做的一种纪念性的载体,一般以石质材料制成,也有使用木材、金属材料和其他材料制成。
中国古代“墓而不坟”,只在地下掩埋,地表不树标志。后来逐渐有了地面堆土的坟,又有了墓碑。
人去逝后,如要立墓,大多都要有墓碑文。墓碑文上一般刻记死者的姓名、籍贯、成就,逝世日期和立碑人的姓名及与死者的关系。写碑文应对死者充满敬意和感情。民国二十二年《河南通志•睢县采访稿•袁可立墓碑》:"袁尚书可立墓碑,在(睢州)城南四里许,刘店村东里许。碑高八尺,上蛟螭,下赑屃,高约丈余,尚称体制。"
土家族的墓碑上一般有铭文和墓址铭。墓碑雕刻多以一组多画的方法表现一个故事,或一组人物或某些事件。其题材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。一是表现土家族历史、人物传说、神话的。如《八部大神》故事、《向王天子》故事、《兄妹成亲》故事等。二是传说孝道的。如《梦中哭竹》、《王祥卧冰》等传说戏剧故事。三是神话传说故事。如《封神榜》、《八仙神洞》故事等。四是宣传忠勇的故事。如《三英战吕布》、《桃园三结义》等。一座墓碑上常常刻下几个、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人物,神情兼备,形态各异,特点突出,场面复杂,十分生动,足见土家族石刻工艺之高超。土家族的石刻工艺除墓刻外,还有石头雕刻的狮子和龙。
为了多刻字其形体又演变为方形、长方形,开始埋于墓穴内或墓外,参照房屋建筑,碑顶加上碑帽,饰刻动、植物或山水花纹,碑身刻上死者简历。标明是独葬与妻、妾、子、女等合葬。附刻阴宅(即坟墓)风水地理位置朝向.(以天干地支表明)。中产之家立中等墓碑,穷家仅可立上留个姓名的小石碑,或陶砖碑或种植某种长青树为标识。
从而墓碑由实用品逐渐转化为文化艺术品,其功能、形态、质地、文饰也越发多样化了。名人墓碑更加讲究碑身多用花刚岩、大理石等上等石料,碑顶有死者雕像或在碑中心镶嵌死者的烧瓷像。墓碑成为记载死者家族世系及功德行事的“荣誉状”和装饰品了。这很符合国人的光宗耀祖、泽及后代、流芳千古的社会风尚。
为不受风吹、雨淋、日晒等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,便把碑表立于墓外,墓志与铭埋于墓内。墓碑盛行于汉、唐,以后成为定势。